睡眠时相延迟是怎么回事?看看吧

睡眠障碍, 多种多样 。 其中, 有1种, 叫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, 英语简称DSPS 。 这种人, 就像生活在错误的时区, 晚上, 别人都进入了梦乡, 自己却睡不着 。 早晨, 大家都开始工作了, 自己还赖在床上, 就像得了睡眠拖延症一样 。 如果早起, 会头痛、心悸、恶心, 整天都不舒服 。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, 对健康有什么影响?应该如何解决呢?咱们现在就为大家解疑释惑 。
睡眠时相延迟是怎么回事?看看吧
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, 表面上看, 和咱们俗称的夜猫子现象相似 。 但是, 实际上, DSPS通常发生在幼儿到青春期, 如果到成年期仍未改变, 就可能伴随终生 。 因此, DSPS是生命过程逐渐培养形成的睡眠障碍, 总体发生率, 约为0.15%, 在青少年期的发生率则为7% 。
睡眠时相延迟是怎么回事?看看吧
【睡眠时相延迟是怎么回事?看看吧】正常的睡眠, 需要具有2个特点, 第1, 是1种对外界的声音和光线刺激不敏感的状态 。 第2, 这种状态容易逆转 。 睡眠障碍, 则可以划分为2个类别, 进入睡眠障碍以及维持睡眠障碍 。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特点, 是在午夜之后才有睡意, 早起成为难以实现的任务, 从而与昼夜节律产生矛盾 。 如果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的时间安排, 无法与睡眠节奏协调, 该睡的时候, 不睡觉, 早晨又要强迫自己起床, 就会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。

    推荐阅读